首页 > 通知公告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 质量年度报告(2016年)

发布时间:2017-01-13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重庆市巫溪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公办全日制中职校。系国家级残疾人技能培训基地,市安全技术考试中心巫溪县分中心,县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和扶贫创业培训基地。2007年成功创建为市级重点中职校,2016年成为市级改革与发展示范校创建单位。学校由凤凰校区和文峰校区组成。校园占地196亩,建筑面积82461㎡,教学设备总值1552.5万元。开办了财经商贸、加工制造、土木水利、旅游服务、农林牧渔、信息技术、文化艺术7个专业大类,共10个专业,在校学生3049多人。

1.2学生情况

学校开设有“会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汽车制造与检修、现代农艺技术、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共10个专业。2016学年度招生1165人,毕业学生1058人。 2015秋季在校学生注册人数3333人,2016年春季在校学生注册人数3049人,学年度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1.5%。 

 

 

 

1.3教师队伍

学校共有教职员工187人,其中有专任教师179人,含文化课专任教师104人,专业课专任教师75人;本科以上学历4人,本科以上学历比例2%,本科学历176人,本科学历比例93.8%,高级职称52人,高级职称比例29.1%,双师型教师54人,双师型教师比例72%,兼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比例2.79%,师生比达1:17.03。


 

1.4设施设备

学校拥有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总值1552.5万元,2016学年度新增投入教学实训设备、设施185万元。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拥有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总值55万元,加工制造类专业拥有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总值736万元,土木水利类专业拥有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总值33.5万元,旅游服务类专业拥有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总值20万元,农林牧渔类专业拥有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总值233万元,信息技术类专业拥有教学实训设备、设施总值451万元,通用教学设备、设施24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7781.95元/人;拥有实习实训工位数1854个,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0.93个/人;拥有纸质图书4.5576万册,生均纸质图书22.85册/人。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我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当前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整体上呈现出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倾向,学习态度端正,自我管理能力较强。本学年度中,我校学生文化课成绩合格率达82%,专业技能课成绩合格率达77%,体质测评合格率达81%,毕业率达66.4%,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97%。

2.2在校体验

本学年度我校在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内涵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针对全校师生分学期开展了满意度调查,以此来不断总结和完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本学年度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各项指标满分为10分):理论学习满意度为8.3分,专业学习满意度7.8分,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8.5分,校园生活满意度9.0分,校园安全满意度8.9分,毕业生满意度8.5分。





 


~












 2.3资助情况

本年度学校共资助困难学生2119人,共52.965万元;免学费的有6379人,共63.11万元;接受助赏金的有4217人,共417.52万元。
 
 

2.4就业质量

本学年度中我校毕业学生1058人,升入高校学生727人,就业人数318人,就业学生月平均工资在2270元左右。本学年度就业率96.1%,对口就业率达62.9%,创业率1.5%。其中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236人,升学141人,就业95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55人,对口就业率58%;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314人,升学217人,就业91人,就业率94%,对口就业61人,对口就业率67%;农林牧渔类专业毕业36人,升学30人,就业6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4人,对口就业率67%;,土木水利类专业毕业250人,升学206人,就业40人,就业率91%,对口就业34人,对口就业率85%;,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150人,升学87人,就业60人,就业率95%,对口就业25人,对口就业率42%;,文化艺术类专业毕业0人,升学0人,就业0人,就业率0%,对口就业0人,对口就业率0%;旅游服务类专业毕业72人,升学46人,就业26人,就业率100%,对口就业21人,对口就业率81%。 




2.5职业发展

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历来重视学生职业发展能力提升,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在教学工作中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教学活动:
(1)职业生涯指导:第三学期每周开设2节职业生涯指导课,引导和指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明确自己的学习和奋斗目标。
(2)岗前培训:对于要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专门进行岗前培训,让学生了解、熟习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
(3)实习指导: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会派遣教师专门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指导,促使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4)就业指导及创业教育方面的培训:第四学期每周开设2节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加强职业发展能力提升教育。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我校在专业建设上一直坚持动态调整的原则,通过淘汰、转型和新增的办法,使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淘汰前景不好的专业。我校原有的文秘专业因无法适应当地经济发展需求,于2009年停止招生。改造转型部分老旧专业。为适应和推动我县经济发展,学校决定在计算机专业中开设农村电商课程;将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由传统旅游向乡村生态旅游方向转型发展。重新开设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为推动我县生态农业发展,学校于2012年重开了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近几年,我校专业设置相对稳定。
 

    3.2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如下 :
(1)课程设置情况: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我校现行课程设置采用“公共基础课+专业课+方向课”的模式
(2)评价方式情况:我校现在正在稳步推进“多元立体”的评价模式,从不同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3)专业基础建设情况:本学年度中我校在专业基础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重庆市重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现代农艺)建设,各实训项目及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4)师资改革与培训情况:我校整体师资结构主要采用“专任教师+外聘教师”的方式。每年安排大量课教师参与培训与学习,组织各专业教师深入到高校和企业进行培训和实践。
(5)专业人才境养模式改革情况:我校始终遵循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人才培养理念,分专业周期性的开展人才需求调研与分析,适时对我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6)开展信息化培训及参情况:在本学年度中,我校共分4个批次对全校教师进行了系统的信息化教学培训。培训形式分为专家亲临指导和学员通过网络进行线上学习。另外,要校内还分别分专业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邀请本校信息技术类专业课老师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
(7)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情况: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制定了《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计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学校、企业各自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实现了校企合作有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专项制度、专项考核、专项资金的工作常态。
(8)教学资源开发与使用情况:我校以“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程”为契机,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积极组织教师开发优质课件和微课作品,实现资源共享。
(9)规划教材选用与校本教材开发情况:在教材选用方面严格按照规定和要求执行。另外,我校还与重庆出版集团、三峡出版社合作,积极调动教师,参编了语文、数学、英语对口高考复习资料及专业实训课程教材。
(10)教育教学重大改革项目情况:本学年度我校主要推行了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培训与“五环四步”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在工作推行过程中涌现了一批非常积极和优秀的教师,在学校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头作用,促进了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3.3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在本学年度中针对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我校制定了校本研训工作方案。积极组织安排教师外出参与各类培训、学习和企事业实践,也积极组织相关的校内培训和学习,建立了导师制互助培养模式,切实履行对教师的培养职责,特别是促进了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发挥了辐射引领作用。 
    2016年度学校教师参加市级双师培训6人共176天,市级骨干教师培训2人共60天;市级专业技能培训6人57天.教师企业实践 2人共30天。
2016年度教师获市级一等奖8人,市级二等奖5人,市级三等奖21人次;县级论文一等奖6人次、二等奖56人次、三等奖63人次; 辅导学生获市级竞赛一等奖11人次、二等奖4人次;参加市级文明风采大赛获等级奖共65人次。




 
 

3.4规范管理情况

为全面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学校狠抓教学教研、学生、安全、后勤服务管理。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各项工作的领导小组和管理机构,加强宣传发动,提升管理水平。
(1)在教学教研上,严格教学“六认真”检查,加强常规检查,重视过程督促,完善学校各类人才培养方案,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与改进,严格执行课程开设计划。
(2)学生管理上,面向社会诚信招生、阳光招生,规范了招生简章,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学籍信息核查,全面落实学籍电子注册和管理制度,加强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数据准确、更新及时、程序规范,杜绝了虚假学籍、重复注册等现象。
(3)在实习管理上,做到规范实习。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过程管理和考核评价,完善了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信息通报等安全制度,维护学生了合法权益。
(4)安全管理上,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三防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消除水电、消防、餐饮、交通和实训等方面的安全隐患。       
(5)在财务管上,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了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强化绩效管理,夯实会计基础工作,严格预算管理,建立完善学校内部控制机制,强化财务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学生资助等专项资金的过程控制,没有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发生。
(6)信息化管理上,学校是重庆市信息化试点学校,健全了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成立了专门机构,强化了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各类数据进行记录、更新、采集、分析能力逐步提高。

3.5德育工作情况

德育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校在德育教育方面按规定每周安排一节德育课,由专职德育教师上课,把课堂作为德育工作的主阵地。组织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大赛,学校获优秀组织奖,学生多人次获国家、市级奖。每学期都要举办诗歌朗诵、合唱比赛及文艺演出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成立了体训队、文学社等组织,由团支部牵头成立的学生会,下设多个职能部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将劳模、技能专家、民警等请进校园办讲座,同时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区、厂矿企业、敬老院等,学生与社会的互动,使德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3.6党建情况

党建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学年度中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教育教学这一中心工作,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实际,全面推进作风和制度建设;进加强和改进党的组织建设,加强民主管理,推进依法治校,重视文明创建,提升学校内涵,深化学校党建工作;积极组织教职员工大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党的群众教育实践路线,学习“两学一做”,依托我校“示范校”建设为载体,提升教职工思想道德和理论素养,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升了素养,落实好了党建;组织学生干部学习、了解党的理论知识、政策和历史,提高认识,利用升旗及集体集会时间开展爱国教育。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
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制定了《校企联合共建实训基地计划》《专业教师赴企业实践管理办法》《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学校、企业各自在校企合作中的职责,形成了长效运行机制,校企合作运行得到了有效保障,实现了校企合作有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专项制度、专项考核、专项资金的工作常态。校企合作模式采用了“订单培养”“共建基地”“联办特色专业”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2)校企合作运行效果
在校企合作运行方式上,我校现与旭硕科技(重庆)、巫溪致恒电商、凯瑞百谷马铃薯脱毒中心等10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聘请企业专家及能工巧匠参与教学60多人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20多人。学校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与企业共同开发了现代农艺技术、计算机应用(农村电商方向)、旅游服务与管理(生态旅游方向)专业课程,拟定了课程标准,解决办学招生难、就业难以及课程学习脱离生产实际的难题。

4.2学生实习情况

(1)建立实习管理机构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要求,成立了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校企联动管理机制。学生到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学校均与企业签订了学生实习校企协议,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签订实习协议,保障各方合法权益。
(2)制定实习管理制度
制定了《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学生实习纪律管理规定》《实习领队教师工作职责》《学生实习鉴定规定》等制度。
(3)实习管理主要措施
对实习进行常态管理。实习带队教师,每周汇报、每月小结,定期反馈实习信息。将带队老师的工作日志、学生的出勤记录作为考核带队老师的依据。实习过程中,企业按照管理要求对实习学生进行评价。实习结束后,学生写出实习报告和实习总结,带队老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对优秀带队教师和优秀实习学生予以表彰。
(4)顶岗实习成效显著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实现了与企业、岗位的融合,树立了职业理想,练就了职业技能,提升了职业素养。学生及家长对实习岗位与报酬等方面的满意度达98%以上。
(5)实习保险
学校为实习学生购买了校方责任险、意外伤害险、路途平安险,实习单位为学生购买工伤意外险。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在本学年度中,我校建立健全专业技能实训管理与教学及人才激励机制,积极组织、参与技能比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2015年秋季我校学生获县级技能比赛一等奖48人,二等奖 85人,三等奖157人;获重庆市第八届中职市级技能大赛三等获1人。
学校年度毕业生1058人,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236人,加工制造类专业毕业314人,旅游服务类专业毕业72人,农林牧渔类专业毕业36人,土木水利类专业毕业250人,信息技术类专业毕业150人。
各类专业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情况为财经商贸类专业145人,加工制造类专业287人,旅游服务类专业55人,农林牧渔类专业28人,土木水利类专业211人,信息技术类专业152人。
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回访、实地调查等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了用人单位及社会对我校毕业学生满意度调查,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都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5.2社会服务

本学年度中,我校加大社会服务力度,让各种实用技术及安全生产技能走进车间,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生产一线;同时对我县小微企业的发展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运转提供了帮助,为周边贫困居民及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帮助部分居民及早脱贫。
我校的社会培训主要分为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安全培训、扶贫创业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移民技能培训五个板块。在培训工作中,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安全保卫组和后勤保障组,让参培学员的能安心学习;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大纲,开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保质保量的完成培训任务。培训结束后对参培学员培训回访,从而不断完善培训组织工作。

5.3对口支援

我校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对口扶贫巫溪县乌龙乡中坪村,为该村修通村级道路、援助生产生活物资共计投入15.2万元;截至年底,对口帮扶的20户贫困户已经全部成功脱贫。同时,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市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市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三峡职业学院4所高职院校对口帮扶我校。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重庆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对口支援我校市级示范校建设。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2016学年度学校总收入3038.15万元(其中政策性经费2604.15万元,社会培训收入104万元)。
政策性经费落实情况:学校严格按国家政策规定,落实了生均学费补助609.8万元,生均公用经费457.35万元,财政支付工资1253万元,职业教育补资金284万元。
项目投入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训基地专项资金180万,重庆市重点(特色)专业建设项目资金150万元。

 

6.2政策措施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及市县教育管理部门有关职业教育的法规、制度,管理质量、教学质量意识普遍增强,办学行为更加规范。经职代会讨论通过了学校的一系列常规管理制度,特别是师生、课程教学、招生、学籍、实习、安全等重点领域的管理有效加强。在教师编制上,部分专业课教师比例略显不足。

7.特色创新

我校始终坚持将社会培训作为特色项目,通过开展一系列培训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2011年以来我校与县工商局、人社局和微企协会紧密合作,开展微型企业创业培训。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累计培训学员400多人。每期全脱产学习15天,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和相互交流,学员掌握了微型企业创业的基本知识,结业后返乡创业。优秀学员徐必树,为我县城厢镇小井村村民。在我校培训结束后返乡创业,创办山羊养殖企业,现已发展各种山羊500余只。自己创业成功后,又牵头在该村成立了山羊养殖合作社,带动本村部分村民进行山羊养殖,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
   (1)学校美誉度低,社会和家长认可度不高。
   (2)公办学校师资队伍过于稳定,教师职业倦怠感较强。
   (3)当地缺乏中大型企业,学生很难在本地实训和就业,更无法实现各专业学生对口就业。
改进措施:
   (1)当地各级政府要正确认识职业教育,正面宣传职业教育,加大投入,落实普职招生比,让职业教育生源有质量和数量保障。学校要有所作为,通过加强管理、提升内涵来树立正面形象,增强自身吸引力。  
   (2)建立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尤其是专业教师队伍,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建设一只由当地政府出资,学校自主管理的外聘教师队伍,实行双向选择,择优录用。根据当年各专业招生状况,分学年度签订聘用合同,以岗位需求决定教师去留,保证师资力量始终能与教育教学相匹配。
   (3)由市上统筹,根据我市五大功能区划分,调整各中职校专业设置,进行合理的专业布局,增强县级职教中心在本县“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能力。
 
 
电脑站 手机站
渝ICP备16014595号-2